老太太口无遮拦,刚才的圣旨啰里巴嗦的,让她心烦。

现在宣旨的人都离开了,就没忍住吐糟,还要抽平德帝的鞋底子!

一直没有说话的周氏,被婆婆的豪言壮语吓到,急忙阻止。

“老三媳妇,娘知道了,不过那圣旨上说的,到底是个啥呀?”

老太太也知道自己放肆了,讪讪一笑,赶紧转移话题。

“娘,您误会陛下了,这次是天大的好事。

我们家九宝,被册封为锦鲤县主!

而且还是有封号,有封地的县主,相当于二品官!”

周氏看见家人都盯着自己,包括九宝的眼睛里,都满是疑惑,就开始轻声细语的解释。

“三弟妹,我刚才就想问,你咋还围着面巾?

你刚才说咱们九宝做了县主,那县主是啥?”

钱氏看着周氏的脸,用一张面巾挡得严严实实的,不禁问道。

“咳咳咳!大嫂,我脸上起了疹子,怕见风,就用面巾挡一挡。

这县主说白了,就是跟公主一样,只是没有公主的品级高,所以叫县主。

至于封地,解释起来就是说,从今以后,清丘县就是九宝的了。

清丘县的土地,百姓,包括每年的税赋,都是九宝的。

就连清丘县令,也要听九宝的,九宝有权罢免和任命。

因为封地之内的官员,就不归吏部管了,属于封地官员。

自然,每年的俸禄,也是九宝负责...”

周氏将自己戴面巾的事情,心虚地草草带过。

细心地介绍关于县主的一切,然后又解释这一次的圣旨,为何这么晦涩难懂。

那是因为,这次封九宝为县主,比较正式。

按照规制,开篇要对在位的帝王歌功颂德。

接下来是对册封之人的夸奖和勉励,用来显示皇恩浩荡。

不过李家人显然没有听进去,因为已经被九宝比县太爷还大的这件事情吓到了。

他们心里想着,那九宝,不就是清丘县的土皇帝了吗?

九宝倒是明白了,心里默默地松了一口气,不枉她一番操作。

现在她成了县主,清丘县也成了自己的封地,自己家勉强有了自保的能力。

九宝成了锦鲤县主的消息不胫而走,不仅李家村的村民,就连周围村子的村民都来祝贺。

毕竟从现在开始,他们的一切,都掌握在九宝手里了,怎么不拼命的巴结?

李家自然不会亏待大家,李老大开了祠堂,将九宝的事情告慰祖先后,就在祠堂前的广场上,连开了三天的流水席。

而李老四也传话回来,济州府的商户和权贵,知道了九宝成为县主,送了厚礼到商行,希望当面祝贺九宝。

他已经在珍馐楼订了位置,腊月二十八宴请大家,要九宝到时候去露个面。

于是老太太决定,今年家里去济州府过年。

因为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,在济州府宴请完,再回李家村来过年,太折腾了。

于是就领着家人,全部去了济州府,只留下李老二在家。

李老二之所以晚一天再走,是要给工坊的工人发放奖金和福利。

腊月二十三的时候,工坊就已经放假,工钱也早就结清。

至于每个工人挣了多少,从李家村上空弥漫的肉香,还有村里孩子们身上的新衣,手里的零食和烟花,就可以知道,今年家家都赚了不少。

本来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,但李老二通知,让他们去工坊,领取今年的奖金和福利,就更加的高兴了。

于是李家村的男女老幼,喜气洋洋地进山了。

他们在工坊工作了几个月,很有组织性纪律性。

按照各个车间的阵营站好,整齐地站在每个管事的后面。

看着李老二身边,堆积如山的东西,还有那一箱箱的银子,个个喜笑颜开。

“钱大兰,许铁牛,赵延年,管事级别。

年终奖励每人一百两,苹果十斤,柑橘十斤,热带水果果篮一个,红薯粉五斤,果酱两瓶。”

李天兴拿着名单念着,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,心里满是对李家的感恩。

当李老二把名单交给他的时候,他的心里就已经笑开了花。

他知道,这次的奖励标准是九宝定的。

工坊的人,有一个算一个,不分管事和工人,发的东西都是一样的,只有奖金不同。

工人是每人十两,车间管事每人一百两,而他则是二百两。

加上他每月的工钱,仅仅在工坊做了几个月,就将近三百两的收入,这是他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。

现在李家不仅是皇商,九宝又成了县主,整个清丘县都是她的。

李天兴